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后是否与正常人一样

2018-08-29 09:09:46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胸部的心、肺、胃都比较容易发生病变,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和胃也会有所表现。因此应该时刻注意器官和组织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脏的问题。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后是否与正常人一样?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先天性心脏手术后病人的生长发育,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与手术的类型、手术的时间有关。

绝大部分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适宜的年龄阶段手术后其生长、发育与正常儿童一样,且生活质量也达到同龄儿童。

一些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如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甚至活动后紫绀,那么手术后生活质量会下降,复杂的心脏畸形病儿,手术后也不如正常儿童。

有资料报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在幼儿期接受手术,其寿命与正常人相同,青少年期接受手术者接近正常人群,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另外,避免过度劳累、感冒咳嗽,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进食不宜饱,不宜吃过咸的食物。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早期,即在三个月内应限制活动量(当然不是一点不活动)。随着机体的康复,经过复查,取得医生同意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一般来说,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等病,如果手术满意,术后三个月即能基本恢复健康,可以上学及参加一定的活动和较轻的体力劳动。半年以后,如检查各方面恢复良好即可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复杂的心脏手术,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则要恢复较长一段时间。这些病人需要根据心功能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恢复体力活动。一般不宜像正常人一样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锻炼。

在了解了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内容后,可以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检查自己身上发生的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负责。患者在对待心脏病的病情中还需心态平稳,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运动,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为康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