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专家解析不同程度的室间隔缺损分别如何治疗

2018-08-29 09:09:46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胸部的心、肺、胃都比较容易发生病变,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和胃也会有所表现。因此应该时刻注意器官和组织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脏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室间隔缺损分别如何治疗?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按缺损的大小分有小、中、大型缺损;从病性来判断也就是轻、中、重之分。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是以患儿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多少为基本依据,结合患儿身体的一般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分析而作出的。

1.小缺损的治疗:

小缺损是指缺损的直径小于0.5厘米,临床症状轻,小孩活动量仍大,除了体格检查时有心脏杂音外,其余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胸片等均正常,但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彩色多谱勒(彩超)检查有时可证实为小缺损。这种小缺损,从出生至5岁之前,约1/2~2/3可自然关闭,5岁以后仍不能自然关闭的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这些小缺损如果开胸开心手术,对孩子身体的损伤又十分的大,自然是不划算的。目前,我国有几家大型医院的小儿心内科已正式开展了“经心导管行室间隔缺损进行修补的手术”治疗,也就是说不需要进行开胸开心的治疗,这是一个十分有效,且创伤很小的十分理想的手术。

2.中等大小缺损的治疗:

是指缺损大直径在0.6~0.9厘米,孩子出生后即可出现症状,孩子可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咳嗽,活动后心累,婴儿剧哭时有口周发青等,但也有的没有多少症状,只是剧烈运动不如同龄儿童。中等缺损,容易诊断。手术治疗的时间,根据有无症状,心脏体征有无肺动脉高压形成及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或彩色心脏超声波检查发现的心脏增大情况等而决定手术的合适时间。若症状及心脏情况允许,可以等待至2岁以后,如果心脏长大,有早期肺动脉高压,就应在2岁前,甚至于在1岁前进行手术。目前大多数的中等度缺损都可以利用心导管进行心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如果缺损部位的位置特殊或其它有心导管手术的禁忌症者,应抓紧时间进行开胸开心手术治疗。

3.大型缺损的治疗;

大型缺损是指缺损直径大于1.0厘米以上,这种病儿从小症状重,常有反复发生的肺炎、心力衰竭及多次住院治疗的经历,这种病儿因肺动脉高压形成早,所以在婴儿期应定期到心脏科医生处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使患儿渡过难关,这种情况下病儿应争取在1岁前进行手术治疗。因缺损较大,用心导管手术进行治疗困难很大,一般不予考虑,主要以开胸开心手术进行治疗为主。

在了解了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内容后,可以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检查自己身上发生的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负责。患者在对待心脏病的病情中还需心态平稳,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运动,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为康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