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为什么室颤比房颤更危险

2018-09-04 10:10:38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问题。由于胸部的心、肺、胃都比较容易发生病变,室颤患者肺和胃也会有所表现。因此应该时刻注意器官和组织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脏的问题。为什么室颤比房颤更危险?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在用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发现室早增多,应调整上述药物剂量或停用药物观察。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监测血钾,并及时予以纠正。重视病因治疗,如积极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高血压性心脏病应注意将血压控制在适当范围;心脏功能减退者应积极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肌受损;尤其对近期曾发生过室扑、室颤,病因又未清除者,应时刻警惕再发,必要时可安置植入性自动心脏转复/除颤器(automaticimplantablecardioverter,AICD),当发生室扑、室颤时,可自动除颤及起搏复律。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心室连续、迅速、均匀地发放兴奋每分钟在240次以上,称为心室扑动。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或心室颤动(室颤)。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250-600次之间。AMI出现室早或室速应予以积极控制,严密心电图监护,并作好除颤等急救准备,以防发生室扑或室颤。

室颤或者房颤时候,相应的心室或心房不能有效收缩;所以,在室颤时,心脏不能向外泵出血液供应全身的组织器官,包括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发生急性功能障碍。而房颤时候,即使心房不能将血液从心房向心室压缩,但是这部分血液只占整个心脏舒张期流入心室的30%,70%的血液在舒张早期由于心室负压从心房流入心室,虽然会影响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但不至于立即引起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

在了解了室颤的相关内容后,可以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检查自己身上发生的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负责。患者在对待心脏病的病情中还需心态平稳,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运动,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为康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