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心血管疾病的用药原则有哪些

2018-09-06 09:09:55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问题。由于胸部的心、肺、胃都比较容易发生病变,心血管疾病患者肺和胃也会有所表现。因此应该时刻注意器官和组织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脏的问题。心脑血管疾病的用药原则有哪些?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老年群体因为自身体质与机能老化等原因,在心脑血管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心脑血管患者家庭加重应常备镇静药、心痛定和阿司匹林等急救药物。但是要知道,心脑血管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候,应掌握适当的用药原则,以减少用药风险。总而言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把握用药原则,谨遵“三不两观察”的用药原则。

1、忌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2、不要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肝脏解毒能力降低,肾脏排泄功能减慢,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年人剂量的1/2-3/4即可。

3、多不宜超过5种

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定期在医生指导下整合常备药,进行必要的减药,以减少用药风险。较好一次不超过3-4种,多不宜超过5种。

4、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有些药对年轻人是“平安药”,对老年人来说有时就不平安。如降血脂的烟酸,大量长期服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或发生黄疸,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可升高血糖,诱发老年性糖尿病。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

5、根据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

尤其对那些毒性较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素”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温馨提示:冬季30%的心血管疾病都与静电有关。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对于外来静电干扰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甚至是诱发早搏甚至房颤。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一定要适当防范静电。

在了解了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内容后,可以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检查自己身上发生的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负责。患者在对待心脏病的病情中还需心态平稳,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运动,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为康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