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心衰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

2018-12-19 11:11:28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心脏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像人一样,老了、病了、没力气了、动作也慢了,已经不能够像健康年轻的时候一样能够背得动整个身体的血液,从而使机体逐渐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心脏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久而久之,心脏便没有力气工作了,进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心衰症状。心衰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心衰时会有哪些症状

其早期表现是胸闷、憋气,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还有许多患者会合并腹胀及双下肢压限性水肿。该病一经诊断需反复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心衰如何治疗

目前,我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推荐的药物"黄金三角"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螺内酯。因此,所有心衰患者都应服用这三类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调整到较佳剂量。除这三类药物外,要改善气短及腿肿等症状,还需应用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及强心药物等,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并且定期随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所服药物剂量,以达较佳疗效。有条件的患者,还可考虑接受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及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治疗。

心衰重在预防

造成心衰的原因比较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等。所以预防心衰的发生必须以治疗上述疾病为主,如通过药物及放置冠脉支架等手段改善心肌供血;积极控制血压,达到全天血压平稳且都在正常范围;及时治疗心脏瓣膜病;积极控制空腹及三餐后的血糖等。

心衰患者一定要注意加强日常生活管理,定期到医院检查复诊,全面掌握病情发展,这样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症状,减少心衰的发病率和住院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