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中医 | 健康秘笈,养生四季!

2024-07-09 09:09:04    字体大小【小】【中】 【大】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一、四季饮食

1. 春天吃芽

春生万物,气温由寒转暖,这个季节,很多芽类蔬菜肥硕鲜嫩,可以促进阳气升发。顺应时令,常见的香椿芽、花椒芽、柳芽、苜蓿芽、枸杞芽、马兰头、豌豆尖、南瓜尖、丝瓜尖等。

2. 夏天吃瓜

瓜类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大量水分,帮助人们度过湿热难耐的日子。常见的瓜类有丝瓜、黄瓜、冬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3. 夏天吃果

秋季阳气收敛,也是自然界果实丰收的季节,正是食用栗子、花生、核桃、榛子、杏仁、松子等坚果的好时候。坚果一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健康大有裨益。

4. 冬天吃根

冬天万物蛰伏收藏,根部是植物储存能量多的部位,且冬季根茎类食物大量上市,主要包括红薯、萝卜、山药、莲藕、土豆等。它们普遍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给人体提供较多的热量,尤其适合冬日抗寒。

二、居家保健

1. 春季梳头

《养生论》指出:“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可以疏通经络生阳气,精力充沛一整天。因此,春天梳头,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梳头还能将风邪“拒之门外”建议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梳头5-10分钟即可。早上梳头使精力充沛,中午梳头消除午间疲劳,晚上梳头可以更好睡眠。

2. 夏季摩面

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面色红润光泽反映了“心”的气血旺盛。摩面,也称干洗脸每天辰时(7-9时)和午时(11-13时),趁阳气升发,利用间隙,将两手掌心相互搓热,按自下而上、由里向外,多次在面颊、鼻梁、两额角打圈搓擦,力度适中,反复10-20次,有助缓解精神疲倦,改善面色晦暗。 

3. 秋季拍手

秋季养肺,肺主升清入秋后天气渐冷,肺气易损,肺部疾病高发,所以养肺显得特别重要。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来说,时常刺激按摩双手,对健康大有裨益,尤其能够起到养肺功效。两只手十指张开,掌心相对拍打手心100次。以掌心微微发红发热的程度为宜,拍完搓一搓双手。

4. 冬季泡脚

中医有寒从脚起的说法,除了驱除寒气,泡脚还可以刺激脚部诸多保健穴位,如涌泉穴、隐白穴、昆仑穴等,可以起到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通过经络作用改善脏腑功能,调理脏腑阴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建议每晚用40度左右的水泡脚,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三、穴位养生 

1. 春季艾灸

艾灸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常用于防治各类寒邪侵袭的颈肩腰腿痛。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提高免疫力的目的。艾灸穴位可选择大椎、肝俞、命门、脾俞、关元、神阙、中脘、膻中、太冲。

2. 夏季三伏贴

三伏贴,是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理念,对于一些在冬天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等在夏季予以针对性预防治疗。三伏贴一般选择膻中、天突、大椎、肺腧等穴。

3. 秋季刮痧

秋季气温见凉,很容易感冒。刮痧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散寒祛湿、调节体内气血运行的效果,尤其适用于感冒初期。医生会选择背部正中督脉及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处,尤其是大椎穴和两侧肩胛骨之间的区域,涂抹适量刮痧油润滑局部皮肤后,使用刮痧板在由上向下沿着一个方向刮擦,每次5-10分钟,以出痧为度。

4. 冬季拔罐

拔罐疗法又名“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拔火罐可分为闪罐、走罐、留罐及刺络拔罐等手法。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产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冬季防寒护颈椎,可选择大椎穴和肩井穴(对称)三处拔罐,能起到较好的祛寒作用。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