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经常挥汗如雨?小心异常出汗“拉警报”!

2024-09-19 08:08:14    字体大小【小】【中】 【大】

虽然已过立秋,暑气余温还在。夏天酷暑难耐,流汗是种常态,动辄湿了衣衫,难免有些尴尬,夜里流汗也会影响睡眠质量。还有些不同寻常的出汗,在高温的掩盖下很容易被忽视,警惕异常出汗,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高危预警。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汗量在 500 到 1000ml,高温或者运动都会导致出汗增加,夏季出汗量可达到 1500 到 2000ml,约等于 3 到 4 瓶矿泉水的量。然而,根据每个人汗腺的数量和分布不同,在高温下和运动后出汗各有不同,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是正常的。

一、正常多汗
以下几种出汗情况,都属于正常的代谢反应,只要在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就没有什么问题。

1. 肥胖性出汗:一般是身体偏胖的人,脂肪层较厚,散热慢,因此容易多汗。

2. 味觉性出汗:吃麻辣火锅的时候是不是更容易出汗?辛辣的食物会刺激交感神经,让人流汗。

3. 精神性出汗:多见于紧张、焦虑,或者兴奋的情况下,汗腺受到刺激,因此也会“汗如雨下”。

4. 孕期出汗:女性怀孕后,雌激素水平较高,基础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导致出汗增多。

二、异常出汗

1. 多汗

患有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疾病等疾病的患者,都可能出现多汗的情况,此类患者在多汗的情况下,会同时伴有对应病症的临床表现。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在气温偏低或者非运动的情况下,仍然表现为多汗,或者夜间睡觉的时候常常“盗汗”,这些都是异常出汗,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2. 少汗

与多汗对应的,还有些患者表现为少汗。这类患者在高温或者运动后仍比常人出汗量少很多,则要警惕时候与某些皮肤病,如鱼鳞病、反射性皮炎有关,或者神经损伤以及霍纳综合征等。也要及时就医,排除隐患。

三、大量出汗后如何应对
大汗淋漓,说明水分正在流失,要特别注意定时定量补水,避免因电解质缺失,引起烦躁、疲累、心慌等症状。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更要注意补水,以免发生血管堵塞,诱发心梗等。所以,夏天炎热,可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少量多次补水
出汗口渴忌大口喝水,建议小口、少量,多次补水。

2. 多吃富含钾食物
出汗过多也会带来电解质失衡,其中的钾元素能够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心肌功能,使心跳规律正常,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富含钾元素的绿叶蔬菜或者水果。

3. 及时降温
适当的物理降温,比如吹风扇、喝冷饮、洗手洗脸或者洗澡等,从上减少水分的流失。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