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血压患者,我能进行运动康复吗?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45~59岁和 60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37.8%和59.2%。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估计为 2.45 亿。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的出现与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出现高血压后,首先在生活中注意保持心情开朗,避免过于紧张、焦躁等;其次要注意合理饮食,做到低热量、低盐、低脂饮食等。
低盐饮食,每天的食盐摄取量不可以超过5克。低盐饮食时,不但要减少菜肴中食盐的食用量,还应该减少咸菜、腐乳、虾皮、腌肉等含盐高食物的摄取量。
身体肥胖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控制体重,建议每餐只吃七分饱,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动物的内脏等。后一点,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说的,坚持适度的运动康复,有利于高血压管理。
一、运动康复的好处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定期锻炼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因此,建议非高血压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或高血压患者(为了降低血压),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运动等,可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
二、运动之前先做好评估
高血压患者在运动训练之前,需要接受全面的医学检查与康复功能评定。建议大于50岁男性、大于60岁女性,在运动前进行心血管风险筛查初级评估。轻中度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适合运动,对于血压超过180/110mmHg、有高血压危象/急症/严重并发症,合并心衰、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运动时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则不建议剧烈运动。继发性高血压也属于运动康复的禁忌证。
三、运动处方要因人而异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因人而异,患者应进行运动前风险分层,高危患者还要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量的规律有氧运动可提高运动能力并且可以使安静时 SBP 和 DBP 下降5~7mmHg,并可以降低较大强度运动中的血压。高血压患者的 FITT 推荐:
四、运动康复注意事项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过高或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确定,遵医嘱进行。
运动后不能突然停止,要进行 5 - 10 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等。这样可以帮助身体从运动状态平稳过渡到休息状态,减少肌肉酸痛和疲劳。运动后还要适当补充水分,但要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