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适合哪些人群,你知道吗?
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是中国传统医药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艾灸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通过点燃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触病变部位或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特殊中医外治方法。 艾灸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四种类型。艾灸治疗范围广泛,对于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哮喘、胃痛、痛经、闭经、腹泻、崩漏、带下、遗尿等常见疾病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一、艾灸主要用来做什么? 艾灸在中医理论中,其功效为温经通络、扶阳固脱、散寒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逐痹等,作用主治是缓解经络阻滞、改善身体虚脱、治疗宫寒、缓解跌打损伤、排湿等,进行艾灸时,建议选择医院。 1、温经通络:借助艾灸的温热刺激,促进经脉中气血的流通,使经络通畅。可缓解因寒凝、血瘀导致的经络阻滞,如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麻木。 2、扶阳固脱:通过温热刺激,补充和振奋人体阳气,防止阳气虚脱。适用于阳气极度虚衰出现的大汗、脉微欲绝等,如休克、虚脱等危急情况。 3、散寒止痛: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驱散体内寒邪,减轻或消除因寒邪导致的疼痛。主治宫寒导致的痛经、胃脘寒痛、寒性腹痛等。 4、行气活血:能够促进气血运行,使气血通畅,消除气滞血瘀的状态。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的瘀血肿痛,以及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 5、祛湿逐痹: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消除湿邪所致的病症,缓解痹症。对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等因湿邪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疗效。 此外,艾灸还可以起到防病保健治未病,舒缓压力的作用。经常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保健强身的要穴,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体精力充沛。 在使用艾灸时,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方法,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同时,艾灸也需要在在线客服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烫伤等不良反应。 二、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脊柱关节病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2、过敏性病症: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 3、胃肠功能性疾病: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肠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4、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 5、亚健康调理:疲劳、失眠、体质偏颇(气虚、阳虚、痰湿体质); 6、虚性病症:慢性病、疾病放化疗后的阳虚气虚证。 特别提示:艾灸好处很多,谁都可以艾灸吗? 1、伤口处、皮肤较薄、肌肉较少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如面部、关节处,以及大血管处、心脏等部位不宜施灸。 2、高热、昏迷、抽风期间、妇女经期、妊娠期、传染病、身体极度衰竭等情况忌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等情况禁灸。 4、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异常的患者等忌灸。 5、艾灸过程中不宜进食寒凉之物,艾灸后一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或洗澡,灸后要多喝温开水以协助排毒,禁忌喝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