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室颤阈值降低的诊断怎么做

2018-09-04 10:10:36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问题。由于胸部的心、肺、胃都比较容易发生病变,室颤患者肺和胃也会有所表现。因此应该时刻注意器官和组织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脏的问题。室颤阈值降低的诊断怎么做?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1、触发活动

冠状动脉闭塞以后,缺血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停滞在2相平台期,出现持续性的快速除极与复极,这种震荡性电位变化引起早期后除极,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形成RonT现象室性早搏,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膜电位震荡发生于动作电位3相以后,自动地再除极,称为延迟后除极。早期后除极与延迟后除极均发生于前一动作电位之后,统称为后除极。它们不会自发地独立产生,必须由前一动作电位所触发,又称触发活动。触发活动被认为是冠状动脉闭塞性心律失常形成的主要机制。

2、折返现象

急性心肌缺血以后,激动沿着受损区心肌细胞与健康心肌细胞构成的折返环路折返,或激动沿着受损区普肯野细胞与心室肌细胞构成的环路折返,形成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3、损伤电流

缺血区心肌细胞不能正常地除极或复极,与健康心肌细胞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便有电流活动,当损伤电流达到周围接近阈电位水平时,起搏细胞即可提早除极化,形成一次的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早搏,或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4、室颤阈值降低

急性心肌梗塞时,室颤阈值明显下降,如有早搏发生,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5、动作电位改变

心肌缺血以后,受损区心传导组织动作电O相上升速度减慢,出现传导阻滞。右冠状动脉闭塞可引起窦房阻滞及房室阻滞,前壁心肌梗塞多引起左前分支阻滞。传导阻滞可于冠状动脉闭塞以后出现,又可于冠脉再通以后消失。

在了解了室颤的相关内容后,可以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检查自己身上发生的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负责。患者在对待心脏病的病情中还需心态平稳,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运动,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为康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