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肌肉量”不足的人,代谢和寿命都会受影响
肌肉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维持身体基本功能、健康的关键。身体中的肌肉含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会不断流失,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外界干预,30-60岁,肌肉量会下降40%,而到了80岁的时候相较于20岁,肌肉量会减少30-50%。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过去我们的认知还停留在肥胖会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这里的肥胖和肌肉量减少并没有冲突。肌肉量减少(肌少症)也会带来很多危险隐患,甚至是诱发多种疾病。
肌肉减少会导致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下降,从而增加跌倒风险,这种现象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突出。同时,肌肉与骨骼可以相互影响,肌肉的活动和力量对骨骼的健康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肌肉减少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加重。很多老年人,会感觉上下肢没劲儿,这也是肌肉减少的结果,直接影响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肌肉量的减少还和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等。有研究显示,肌肉组织在免疫反应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肌肉减少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也有研究表明,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几个日常习惯,正在偷走你的肌肉
1. 低头:地铁里到处是低头看手机的人,甚至换乘的路上也不能暂时放下,一边走一边看。还有那些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低头工作占上班时长大半。低头,主要会损伤颈椎周围肌肉群,长时间的过度紧绷、疲劳,颈椎病也会找上门来。适当地抬起头,看看周围的风景,也许会发现另一种美好。
2. 单肩负重:有些老人上街买菜,用一个帆布包装满了一整天的吃食,身子都压弯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单肩负重会严重影响肩关节、颈椎及胸椎周围的肌肉。长期单肩背包会导致肩膀酸痛。而且有时候为了防止包带下滑,负重侧肩膀总会习惯性上提,并向内收,甚至出现高低肩的情况。长此以往,还可能发生脊柱侧弯,得不偿失。
3. 提重物:老年人有时会直腿弯腰,提重物、系鞋带等,以为只是一小会儿,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直腿弯腰会直接损伤到包括腰椎、股后肌群、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有些肌肉少的朋友们,更容易出现“闪腰”,这些都是肌肉减少,肌肉力量无法支撑腰椎、筋膜、韧带带动发力的结果。所以尽量不要直腿弯腰提重物、系鞋带、捡东西之类的,配合膝盖弯曲一下,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完成这些动作。
4. 跷二郎腿:跷二郎腿是日常中比较常见的姿势,有时候不自然地坐在那里,腿就翘起来了。这个行为会损伤腰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总是跷二郎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还可能出现肌肉劳损,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5. 久蹲久跪:很多老人习惯蹲着擦地、择菜等,这也不是一个好习惯。久蹲会损伤腰椎、骶髂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等关节周围肌肉。相关研究表明,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跑步是4倍,而蹲或跪是8倍。所以,把腰直起来,“趁手”的工具擦地或者舒适区择菜,也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