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药食同源,中医冬季进补应该怎么吃?
古人认为,秋冬季节是进补的较佳时期,通过食补可抵御严寒,补充元气。《黄帝内经》中就有“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养生经验记载。入冬后,随着气温的降低,中老年朋友应少食生冷,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蛋白,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除了膏方进补,今天介绍几种冬季进补的好食材,通过食疗进补,养生也能很简单。
一、温热食物
1. 肉类: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增加身体热量,有助于御寒。特别是羊肉,性热味甘,归脾、肾经,具有补肾壮阳、补肝明目的功效;牛肉性温味甘,归脾、胃经,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2. 汤类:鸡汤、牛肉汤、腊八粥、红枣粥等,不仅富含营养,还能温中散寒、补气养血,增强身体抵抗力。
二、温补食物
1.红枣:是一种常见的补气养血食品,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生津、健脾开胃等功效。适量食用红枣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桂圆:是一种滋补食品,有补血安神、润肤美容的功效。秋冬季节食用桂圆,可以起到暖身驱寒的作用。
3.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增强体质,驱寒暖身。
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1. 水果:如橘子、柚子、苹果等,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寒冷和疾病的能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2. 蔬菜:如菠菜、彩椒等,也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同时富含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四、滋阴食物
1. 水果:如柿子、雪梨等,能生津止渴、润肺去燥,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缓解大寒节气气候干燥带来的不适。
2. 蔬菜:如百合、银耳等,也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适合在大寒时节食用。
特别提示:食补也不要吃太多,以免胃肠压力过大,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