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生病了,如何就诊?自我防护这样做!

2025-02-17 11:11:59    字体大小【小】【中】 【大】

秋冬时节,气温变化较大,是流行性感冒、肺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以及胃肠道疾病等病情并发率较高的时期很多老年人稍有不慎就会中招

1.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乏力、头痛、咳嗽以及全身肌肉酸痛。在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变化,人们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2. 肺炎:肺炎指的是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在秋冬季节,由于冷热交替,人体呼吸道黏膜变得更为敏感,容易对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产生反应,进而引发肺炎。

3. 心脑血管疾病:对于老年人而言,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由于气温降低,身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可能诱发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血栓风险,容易诱发脑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

4. 呼吸道感染:除了上述的流感与肺炎,秋冬季节气候的不稳定还容易导致其他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群。这些感染如果不及时康复,可能成为其他疾病发生或加重的诱发因素。

5. 胃肠道疾病:在秋冬季节,由于外部冷空气的影响,人们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这可能诱发胃肠道疾病。此外,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过度饮酒以及贪食辛辣、油腻食物也是导致胃肠道疾病增加的原因。

在这个季节,人们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此时身体不舒服,需要就医,在人流量大病患多的环境下,需要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风险具体如下:

1. 选择就近就医,注意防滑保暖。按需选择就近医院,提前进行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提前了解就诊流程,熟悉医院科室布局,按预约时间段就医问诊。

2. 前往医院时,尽量选择步行、骑行、驾乘私家车等交通方式,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与其他乘客保持安全距离,有条件的可以开窗通风。

3. 患者和陪同人员就医期间,建议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须及时更换。

4. 保持手卫生。就医过程中尽量减少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公共设施表面,在触摸后、如厕前后,要及时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清洗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回家后及时洗手。

5. 老年人就医,家属尽量先利用互联网线上询问与医生沟通,如必须前往,注意防滑保暖,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缩短就诊时间。

6. 就诊结束后尽快离开,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回家后摘下口罩,前列时间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用流动水洗手,必要时更换外衣并尽快清洗。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