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吃不香、睡不着、没力气……当心,家里老人可能抑郁了

2025-03-18 14:02:31    字体大小【小】【中】 【大】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国内有19.05%的老年人处于轻度抑郁状态,12.17%存在中高程度抑郁情绪。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疾病症等疾病的老年人群中,抑郁症发病率更是高达50%。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家人、朋友、全社会更多地关心和关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水平逐渐下降,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更为显著。退休之后的时间空闲,独居老人的空巢,以及深受慢性疾病折磨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引起老年人抑郁焦虑情绪,如果放任发展则有可能会由情绪转为症状。老年人的孤独抑郁比较隐蔽相对年轻人更不容易被发现。

一、老人抑郁的表现有哪些?

1. 情绪低落

常常感到悲伤、沮丧,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乐趣,可能长时间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难以自拔,可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老人改变消极思维,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一般经过规范治疗可缓解。

2. 兴趣减退

老年抑郁常引起兴趣减退,表现为对事情不在甚至对以往感兴趣的人和事儿也提不起兴趣。难以从生活中获得快乐,如体育运动、抵触社交等。

3. 精力不足

由于系统兴奋性会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所以也会伴有四肢乏力、精力不足现象

4. 睡眠障碍

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等,睡眠问题会进一步加重老人的疲劳感和心理负担可通过调整作息时间、良好睡眠环境以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助眠药物来改善睡眠,部分患者可康复睡眠问题。

5. 食欲减退

对食物失去兴趣,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体重下降,会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可鼓励老人尝试不同的食物,营造愉快的用餐氛围,结合药物治疗改善情绪,从而促进食欲恢复。大多可通过综合治疗改善。

6. 记忆力下降

可能出现记忆力不如从前,容易忘事,会让老人感到焦虑和不安,通过治疗抑郁症,缓解心理压力,同时进行记忆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记忆力。一般随着抑郁症的好转,记忆力也会有所恢复。

7. 躯体症状

老年抑郁还可以引起一些躯体症状,表现为头痛、胸痛、胃痛、乏力等。

二、老年抑郁症患者,积极的自我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前列,正确认识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心理询问、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情绪状态。

第二,主动和外界建立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建立新的社交关系,提升自我价值感。如参加兴趣小组,社区志愿活动,或者老年大学等。

第三,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情绪和状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的前列步。

三、再好的良药,不如家人的关爱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的关爱是较好的良药。及时察觉老年人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支持。多抽出点时间,倾听老人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和陪伴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如散步、看电影、做饭等,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乐趣。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定期带他们进行身检查查消除恐惧心理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