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危害心血管健康的饮食习惯前三名!很多人都在这样吃,55岁后尤其要注意!

2025-04-14 08:08:26    字体大小【小】【中】 【大】

有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心病250万,先心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因此,保护血管健康值得每一个人的重视。 

众所周知,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深刻,一项刊发在《中国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各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中,导致心血管疾病负担前三位的不良饮食包括吃得咸(高钠饮食)、吃得细(低全谷物饮食)、红肉吃得多(高红肉饮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增高,尤其是5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远离这三种饮食习惯。

回想一下,身边是不是总有老人吃饭的时候,无论菜品多么丰盛,都更喜欢配个咸菜,这和日积月累的饮食习惯有关,如果从细节上帮助长辈改变这些习惯呢?

一、低盐,每日食盐摄入不超5克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要求,健康成年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1g盐约等于400mg钠)。味觉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的退化,这也是很多老年人总是不自觉地越吃越咸的缘故。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实现清淡饮食,科学吃盐。

1) 用低钠盐:现在超市里有“低钠盐”,在同样咸度情况低钠盐比传统食盐减少了20%~35%的钠。

2) 出锅放盐:炒菜出锅前撒盐,这样可以让盐留在菜品表面,而不是渗入内部,能更好地被舌头感受到。

3) 其他香辛料:可以灵活使用辣椒、胡椒、葱姜蒜等香辛料,它们会刺激味蕾产生更强的咸味感受。

4) 减盐坚持2周:一般情况,只要坚持2~6周我们的味蕾就会适应少盐的情况,这个时候即使菜品没有那么咸,也可以吃出好味道。

5) 少吃腌菜:南方的腌菜、腊肉等,北方人喜欢的香肠、午餐肉等,含盐量都很高,要尽量少吃,还有一些调味品,如味精、酱油、番茄酱等食用时也要考虑本身的用盐量。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