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压药 忌这三点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有数据显示1991-2015年间,60~79、40~59和20~3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升高了25.1%、87.4%和144.4%。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可引起动脉血管系统和其供应的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靶器官损害,进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心脏和肾脏等脏器功能衰竭。
因此,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地用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除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治疗外,服用降血压药物还有以下“三忌”值得关注。
一忌随意停药
高血压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引发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患者的血压越高、高血压持续时间越长,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就越高。
有些患者在治疗期间,当感觉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时,就自作主张突然停药或减药,感觉血压状态不对的时候又自行服药,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间断用药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不利于血压长期有效地控制。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无法治好,需要终身治疗。如果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只能说明此时医生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适合患者,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在一定时间段内得到控制,但并不能说明高血压病已得到康复或心、脑、肾血管受累发生的病变已恢复正常,所以仍需遵医嘱坚持进行降压治疗。
当然,当血压平稳一段时间后,可进行复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二忌睡前服用药物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血压目标并保持长期持续血压达标,终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风险。有些高血压患者习惯性在睡前服用降压药,这也是不正确的。有研究发现,当人体进入睡眠后血压可下降20%,且以入睡后2小时为明显。此时,如果患者在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降压药的高效期,这时两种作用重叠,会导致血压明显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
正确的服药时间,一般是在每天上午8~9点,结合血压起伏特点,此时用药可以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的峰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如患者需要每天多次服药,则应该将末次服药的时间安排在睡前3~4小时。
三忌单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的必须治疗原则,而不是一个原则,影响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自我调整生活方式,是有效促进药效发挥的重要手段。高血压患者生活上要注意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摄,与药物治疗一起,多管齐下,这样高血压控制效果才好!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高志雄.运动+饮食+按摩自我调养高血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74-7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