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常规检查那些事儿 | 尿常规,你读懂了吗?(一)

2025-09-01 08:08:12    字体大小【小】【中】 【大】

中医有望闻问切,西医有化验检查,古往今来,横贯东西,无一例外在疾病问诊上对尿液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都很重视。

尿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的感染包括结核、肾炎、疾病、结石、血管病变及了解肾功能,还可以协助诊断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急性或慢性肝炎、急性或慢性溶血、多发性骨髓疾病、急性汞中毒、高血压病等。

尿常规是一项基本的检查,在各级医院实验室中都可以开展,并且是一种简单易行、无痛苦、迅速的检查手段。

一、尿常规检查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1. 留取尿液标本的时间,一般来说清晨起床后的前列次尿用于尿液的常规检验比较好,如不容易做到,其他时间的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以做常规检测,如果做尿蛋白、尿糖定量检测,必须留取24小时尿。

2. 做尿细菌培养,要进行外阴部消毒至少要洗净擦干后留取中间那一段尿。

3. 做红细胞形态观察时,要即时留取、即时送新鲜尿,以免放置过久红细胞变形,影响诊断。

4. 女性化验尿常规较好避开月经期,以免经血影响检查结果。

5. 标本留取的量要足够。一般来说,常规检测留取20毫升即可;如要单独做尿比重检测,则至少要100毫升尿;其他特殊检查应按要求留取足够的量。

6. 尿常规检查前不要进食大量含维生素C的水果、食物,也不要服用大量维生素C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7. 留取标本的容器要清洁、干燥,进行细菌培养的标本容器要消毒,防止细菌污染;留取后要及时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保存在4℃条件下,标本要避免阳光照射,以防止尿中胆红素分解。

8. 检查前尽量不要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二、尿量、尿色在健康检查表示哪些问题?

1. 尿量

尿液是由肾脏产生的,肾脏的肾小球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将人体血液中的废物过滤出去,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量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尿量的变化与饮水量、气候、食物有关。通常24小时人体排出的尿液量有1000~2000毫升除了大量饮水或大量出汗外,一天一夜的尿量大于2500毫升就属于多尿每天尿量小于400毫升就属于少尿小于100毫升叫无尿。多尿或少尿都是疾病的表现,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2. 尿色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澄清无色、淡黄色、琥珀色,有时也会有些浑浊,一般尿量较少时出现较多的尿盐结晶沉淀引起的。

如果尿色变红,可能是血尿;如果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可能是血红蛋白尿;如果浑浊、呈云雾状、有沉淀,提示泌尿系感染;呈乳白色,可能是乳糜尿,有丝虫病的可能;呈黄色或深黄色,可能有胆道阻塞、急性肝炎等。如果尿后泡沫太多,不容易散去,则意味着尿中可能有蛋白,有患肾炎的可能性。如发现自己的尿被蚂蚁吃,可能是糖尿病。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