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常规检查那些事儿 | 尿常规,你读懂了吗?(二)

2025-09-01 09:09:39    字体大小【小】【中】 【大】

上一期,我们讲了尿常规检查前注意事项,以及尿量和颜色的健康提示问题,今天我们重点来说一下尿常规的具检查查项目。通常的尿常规结果包括十项内容不同的项目会提示不同的疾病可能

1. 尿比重SG):尿比重对肾脏功能损伤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 尿pH值pH):pH值代表尿液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酸性尿见于高蛋白饮食、使用酸性药物、酸中毒、糖尿病、发热、痛风、低钾性碱中毒、白血病等。碱性尿见于餐后,大量摄入蔬菜、牛奶、乳制品,使用碱性药物、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碱中毒等。pH很高时见于尿道感染、标本放置太久、尿路磷酸盐或碳酸盐结石。

3. 蛋白尿PRO):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病变的可能性大,一定不要大意,要请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不是肾炎等。下列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尿蛋白阳性,但不是疾病所致,如剧烈运动、发热、高温环境、严寒、精神紧张等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多囊肾、尿路感染、多发性骨髓疾病等病人也可以出现蛋白尿。大量球蛋白尿时蛋白定性也可以是阴性或弱阳性,这都需要由医生进一步检查加以鉴别。

4. 尿糖GLU):尿糖阳性一般应考虑是糖尿病。但下列情况出现尿糖升高并不是糖尿病:大量进食后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糖一过性增高;严重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急症情况下,发生应激反应,血糖异常增高,出现尿糖阳性;有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家族性糖尿先天性、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妊娠等可以出现继发性糖尿;肝硬化病人糖的利用下降、哺乳期乳糖产生过多等情况都可以出现糖尿。此外,因留尿的容器或体内某些物质如酮体、维生素C、尿酸、阿司匹林等可以出现尿糖假阳性或假阴性。如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可择期复查。

5. 尿酮体KET):在应激状态、剧烈运动、妊娠剧吐、饥饿、腹泻、高热、糖尿病时,尿中均可以出现酮体。如是糖尿病病人尿酮体阳性,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酮症酸中毒的可能,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6. 尿胆红素BIL):尿胆红素阳性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门静脉周围炎、胆汁淤积、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等。有些药物如氯丙嗪可以使尿胆红素出现假阳性,而维生素C、硝酸盐类过多可以出现假阴性。

7. 尿胆原bilinogen):强阳性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等。受到药物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8. 尿隐血BLO):尿中出现红细胞被称为血尿。多人认为,血尿就是肾炎,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血尿不是肾炎引起的一般来说,引起血尿的疾病有肾小球肾炎、尿道损伤出血、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输血反应、严重溶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肌肉损伤、中毒及严重烧伤等情况也可以出现尿隐血阳性,但显微镜检查看不到红细胞。很多患者的血尿是由尿路感染引起的,其次是泌尿系结石,少数是肾炎。

9. 尿白细胞LEN):尿中出现较多的白细胞一般都是泌尿系感染。此外肾小球肾炎、尿道损伤出血、尿路结石等情况下也有白细胞。

10. 亚硝酸盐NIT):检测亚硝酸盐实际就是检测尿中是否有细菌。正常人应该为阴性。它的意义是诊断尿路感染,可与白细胞检查互相印证。

 

此外,显微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见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一方面通过直观检查可印证化学检查结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态观察判断分析、诊断疾病。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